青聪泉的博客

——用爱和智慧开启孤独的心灵,让生命更多彩

浅谈绘本与游戏结合在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朱政彦老师

引言:绘本具有丰富精美、能够传情达意的画面,浅显易懂、简洁概括的文字,往往蕴含丰富的哲理情思,是21世纪以来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可以使幼儿在知、情、意、行等方面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由绘本内容引发的拓展活动,则是扣住幼儿所感兴趣的元素,以亲子、小组、师幼等多合作形式多领域开展的延伸活动,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兴趣与需要,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经验,又能培养观察、想象、思维、表达的能力。课程游戏化工作要求将游戏精神融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伴随终身。
 
摘要: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热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全部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也是其最喜欢的活动,幼儿是在与游戏的互动中学习与获得发展的。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游戏,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同时,幼儿绘本内容丰富,插图色彩鲜明,且善于将幼儿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浅显的故事表达出来,易于幼儿接受。绘本阅读是教师有目的引导幼儿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阅读的一项活动。可见,绘本阅读与游戏的有机融合非常重要,可以促进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绘本、游戏、教学
 
在幼儿时期的教学中进行绘本教学,对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绘本能够将深刻的道理或者内涵,通过浅显的故事来表达,使幼儿在理解和接受上比较容易。同时绘本具有比较高的文学价值,再加上其中丰富的绘图,能够为幼儿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
游戏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沟通、协作、分享等能力的培养上也非常有效。不同的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可以依据观察进行引导与分析,从而确保幼儿得到较好的发展。
 
一、绘本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的意义
 
   绘本教学属于语言教学领域的范畴,是儿童读物教学的一种,这也刚好对应了“绘本教学”与“故事教学”的相似性。但“绘本教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故事教学”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绘本教学”是以绘本为载体,借用课堂,在师幼有效地互动中,共同解读对画面的理解,从而在脑海中建构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是建立在欣赏画面的基础上的。因此,教会孩子会看、会用正确的方法看是绘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它的长远目标就是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它与“绘本”(图画书)是相依相存的。
正确的绘本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引发幼儿阅读和书写的兴趣。通过开展绘本教学,还能够引导幼儿初步的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美,丰富幼儿的感情和审美,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在实际的绘本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深刻的挖掘其丰富的内在教育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的领会到绘本的主题,感受到绘本的韵味。 
绘本游戏是在针对幼儿园内幼儿的理解力,感知力、想象力在教学的基础上,加入游戏环节,使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兴趣,学习知识,获得多方面的姜堰和能力。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游戏的趣味性、益智性和思想性的特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拓宽幼儿的视野范围,给幼儿带来生动的视觉感受和精神体验。
 
幼儿时期是黄金发育时期,这个阶段是幼儿智力发展的迅猛时期,也是养成良好的性格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在5-6岁是,打闹的结构已经较为成熟,可以进行系统的学习知识。由于肌肉的发展,幼儿的行为会极度活跃,他们会不知疲倦的从事各种活动。这时,幼儿就可以参加一些绘画、手工等活动。幼儿喜欢和其他同伴一起进行活动,所喜欢的游戏变成了联合性与合作性的游戏,玩伴关系更加协调,有规则约束。同时,此阶段幼儿情绪化较为严重。他们的情绪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什么也听不进去,喜欢哪个小朋友,就特别听他的话。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而苦恼,但有了别的食物影响,就会抛在脑后。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争吵。在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已经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这一时期是幼儿个性形成的关键时刻。爱模仿别人,别人玩什么,自己就要玩什么,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有什么。因此在幼儿阶段,加入绘本游戏的学习,可以使幼儿更加乐于接受知识,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如何做到绘本与游戏在教学中的结合
 
绘本游戏是指教师在分析利用绘本元素的基础上,通过虚拟情境再现绘本场景,让幼儿自主地感知、操作、模仿和想象,并从中获取多种经验和能力的一种游戏。在设计绘本游戏之前,教师需要考虑绘本内容是否是幼儿喜欢的、熟悉的,且绘本中的人物、场景及情节是否具备开展游戏的可能。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准确把握各个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特点与能力,设计的游戏形式要多样、有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幼儿需要出发,符合以幼儿为本的理念。 在进行集体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要确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采用游戏化的方式组织活动,通过猜想游戏、语言游戏等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中理解绘本的内涵。
 
1、利用多媒体展示绘本,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多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功能,将多媒体与绘本游戏结合起来,可以从多方面调动幼儿的感官和思维,全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将绘本中的内容以图片展示、动画播放等形式呈现给幼儿,营造更加直观、动态的教学情境,创设良好的學习环境;让静态的绘本动起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刺激幼儿的感官认识,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新鲜感,进而激发和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案例(一)
当我们用抒情、缓慢的语气在为孩子阅读例如《一片叶子落下来》、《再见的味道》等时,由于他们阐述的是一种生命的诠释,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压力或者紧张、排斥的感觉,部分孩子可能在课堂中就直接情绪崩溃,或者无法守纪律,但如果配合温柔的灯光,缓慢放松的音乐,孩子绘慢慢趋向平稳、安静。
 
2、在绘本游戏的进行中,教师要首先为幼儿讲解绘本故事,在绘本故事的阅读中幼儿会认识许多新的词语,较大的幼儿可以进行自己阅读,在无形之中会认识一些汉字,使幼儿的词汇量更加丰富。绘本中文字较少,但很精炼,符合幼儿的语言习惯。在绘本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幼儿很自然的对绘本内容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并且绘本游戏作为集体游戏,在发表自己看法的过程中,就会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在绘本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幼儿根据教师的描述,加上对绘本上图片的观察,会产生新的想象,幼儿通过想象力描绘出眼睛看不到的故事。因此,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锻炼了思维,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幼儿的思维会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宽广。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可以自行组织绘本游戏,自行阅读绘本。通过绘本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从小开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巧妙设置绘本问题,激活幼儿思维
 幼儿的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思维不断发展和活跃的过程。因此,只有激活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思维品质,才能实现幼儿的深度学习。提问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也是激活幼儿思维的有效路径。确定问题的内容,使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而充分激活幼儿在问题引导下展开对绘本的深入学习、探究,有效锻炼幼儿的思维品质。
 
案例(二)
老师在为孩子们解读《鸽子与热狗》的故事时,为了让孩子更投入,会让孩子自己参与演绎的同时,提问“你觉得鸽子会把热狗分享出去吗?”“你觉得小鸭子这么说是在想表达什么意思”等等。激发孩子表达的信心。问题的答案不需要可以去设定,而是鼓励孩子更好的去思考并肯定他的答案。
 
4、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在快乐中阅读。在游戏情境中幼儿理解绘本故事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一些。因此可以依据幼儿的兴趣设置游戏情境,并给孩子提供相应的物品,辅助孩子通过语言、表情、感情、动作等多种感官了解故事情节内容,需注意的是让孩子自己把握情境环节。
 
案例(三)在《十一只小猫做苦工》中,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小猫的每天干活的辛苦,得救后的体验,用角色扮演模仿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小猫们的喜悦。在喜悦中期待故事的后续发展。
 
5、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学习童话故事主题绘本
童话故事绘本将幼儿脑海中的动物变得鲜活起来。幼儿拥有强雷的变现欲望,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绘本中的人物演绎出来。例如,《三只小猪》的绘本。教师首先给幼儿讲解整个故事概况,并为幼儿提供角色道具,比如小猪的面具,头饰等。幼儿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道具和角色进行表演。教师选择适合的背景音乐,在背景音乐响起的时候,幼儿可以很快的进入到游戏情境当中,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演进行引导。让学生模仿角色的表情,形态。比如小猪是形态,说话时的情绪,狼的凶狠等。通过幼儿对绘本情境的角色扮演,幼儿对绘本的内容更加深刻了解。幼儿知道了不能懒惰,要做勤劳的好孩子。并且角色扮演的形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相对于单出的绘本阅读更能吸引幼儿对注意力。
 
6、通过生活主题游戏,学习人物形象主体绘本
 许多幼儿绘本来源于现实生活,在进行绘本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把学生引入到现实生活的情景当中。例如,在学习绘本《我妈妈》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让幼儿对自己的妈妈进行描述,说一说生活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通过联系绘本当中的内容,幼儿会回想起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想到妈妈对自己的照顾,让学生更加了解妈妈的形象。不仅仅是人物,动物也可以引入到现实生活。例如《蚂蚁和西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走进大自然,真正观察蚂蚁的行为,研究蚂蚁。有条件的话,可以准备观察蚂蚁的透明盒子,让幼儿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蚂蚁的生活习性与生活方式。通过在生活中引入绘本故事,使学生对绘本中蕴含的知识更加深刻理解。
 
案例(四)
仍旧以《十一只小猫做苦工》为例子,在教导孩子出行玩耍、秋游要注意的社会规则是,通过绘本进行实地操作,练习“禁止攀爬”“禁止进入”“禁止采摘”的意义,并切身明白要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7、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
 
(1)合理为儿童创造开放阅读条件教师要重视创设儿童绘本阅读活动。教师作为儿童阅读活动的引导者,不能完全以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分析儿童的阅读收获,要在教学环节中侧重突出儿童的阅读活动,并以此开展阅读,让儿童有效阅读,从而喜欢上阅读。把绘本阅读作为专门课程平台,提供给儿童更多的阅读时间。同时教师也要相信儿童的阅读能力,虽然低龄幼儿在对文字的掌握上有所欠缺,但是他们完全能够凭借画面与自己的想象力,建立出一个独特的想象空间。教师只需要相信并尊重儿童的这种特质,并进一步为其创造自主的阅读条件。绘本阅读活动还可以延伸到课外,让儿童带着问题回家思考并与父母探讨,然后把结论分享于课堂。
 
(2)倾听交流,结合ECTA,充分把握儿童阅读需要
 倾听交流阅读的过程,教师要深入了解儿童需要。儿童进行自主阅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交流。交流不但可以充分展示儿童的自我认知,形成儿童愉快阅读的体验,同时还有利于展开“开放式讨论,构成支持性思維的有利模式”。教师也要在回答儿童问题的时候,分析出儿童的需要。倾听交流阅读的结果,教师要辅助儿童理解绘本。一些绘本的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捕获到他们理解绘本的不足,在交流过程中,辅助学生完善理解绘本的需要。
 
在倾听交流儿童阅读体验、把握儿童阅读需要时,要尊重儿童的个体体验,更要尊重个性化的体验。倾听儿童阅读的需要和交流阅读体会的过程也是分享阅读的过程。儿童阅读交流时,可能出现一些个性化的体验,此时,教师首先要尊重其体验,然后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为什么会得出这种结论呢?能不能把理由跟同学们说一说?”能说出理由,我们就要肯定。说不出原因,小朋友自然会知道这种个性化结论有失偏颇。在分享个体体验时,也是教师总结阅读体验的最好时机,一些合情合理的个性化体验也会给教师和其他儿童带来全新的阅读视野,提高绘本阅读效果。
 
(3)互动点拨,正向引导,有效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在帮助儿童解决阅读难点的时候,需要教师更多采用“互动点拨”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下一步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消除阅读难题,掌握阅读技巧。利用儿童互相解答释疑。儿童个体间的阅读差异可以成为帮助教师引导儿童互相答疑解惑的重要手段。因此利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在澄清相关概念和画面后,获得最终的“解惑”。
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扩展绘本教学的效果,达到提高幼儿的理解力,熟悉故事内容的目的。最终使幼儿能够独立的讲述出故事的情节,了解绘本所表达的意思,理解绘本的价值。例如可以发动幼儿参与到最喜爱的绘本角色评选的活动中,对于绘本中的角色不管是人还是动物,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可以加入到其中,提高幼儿阅读和学习绘本的热情和兴趣,使幼儿能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绘本的内容。
 
三、绘本与游戏相结合在教学中带来的益处
 
  1、充分锻炼幼儿的肢体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体能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两岁的幼儿完成了坐、立、行、走、爬、跳等所有基本动作,但上楼梯较为笨拙。受年龄的影响,幼儿所能活动的范围是比较小的,身体各方面仍然处于发育状态,在肢体协调能力及抵抗力上比较差,通过游戏可以充分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如体育课程中可以通过绑腿并肩走进行锻炼,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户外游戏的乐趣,也可以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在锻炼肢体协调能力的过程中结交更多的好朋友。父母们多抽出些时间,每天和孩子一起到户外做各种运动,双休日带孩子上公园或郊游、爬山,进行耐力和有氧锻炼,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2、增强幼儿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可以借助多种事物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也可以加深幼儿的认知。如不同种类的动物,教师可提前做好准备,通过不同类型的面具满足角色扮演的需求。在游戏中可以要求幼儿模仿该动物的叫声及走路的样子,营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这种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喜好,对于其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案例(五)
 
在《月亮的味道》中,各种小动物来帮助小乌龟尝到月亮,用模仿各动物特性的方式,来让孩子猜一猜“接下来要登场的是谁呢?”孩子们积极踊跃,在位置上模仿老师的动作。
 
  3、有效锻炼幼儿的适应能力
绘本 游戏需要多个人完成,通过游戏可以很快地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手工课上美味的水果拼盘,要求三人为一组,用橡皮泥制作出可口的食物招待客人小猴,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沟通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帮助其他幼儿进行颜色的选择,齐心协力制作出美味的水果拼盘,在整个活动中可以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平时要多让孩子接触人。孩子们只有在集体环境中与别的孩子打交道才会锻炼他们的性格和品质,从小就让他们学会忍让,有爱心,懂得关心别人。
 
 4、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幼儿更好地认知世界,并指导自己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的成长极为关键。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巧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要让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考虑一下怎样做会更好,然后开始动手。日常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做。若有机会,让孩子到亲戚家住上一两天,改变一下环境,可以锻炼他们的适应能力。在《好习惯》中,可以鼓励幼儿看看校园的环境,在看到小朋友践踏花草的时候,教师可以模仿小花的语气说:“哎呀,好疼啊”,“禁止采摘”,让幼儿意识到花草也是有生命的,以后就不会随意采摘花草。长此以往,这些习惯会在幼儿的心里扎根,在别人做出类似行为的时候他们也会适时阻止他们,为保护大自然做出应有的贡献。
 
 5、提升亲子关系中的情感价值
亲子阅读对于孩子来言, 首先是得到爱与快乐的途径,“当成年人给儿童阅读时, 尽量营造一种温暖亲切的环境; 父母亲、保育员或年龄较大的儿童大声朗读时, 常将幼儿抱坐到膝头或紧靠着他们坐在一起, 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儿童的反应上”。阅读是家长和儿童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一个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经历的必然结果。中国阅读协会副主席伍新春老师具体阐述了这种情感价值:“幼儿阅读的过程就像是一个与家长、教师共同游戏的过程。⋯⋯既让幼儿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也让幼儿享受到父母、老师的爱, 而且这种享受是由父母和幼儿、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共同创造的。在这种阅读活动中, 幼儿带着听有趣故事的平常心态和父母或老师一起阅读; 阅读活动中的视觉、听觉、触觉的信息都由大脑诠释为安详、惬意、深切的亲情。由此,阅读自然就成为幼儿的一种甜蜜享受。”
 
 传统的绘本阅读形式——单纯的老师讲幼儿听,或是幼儿自主阅读,已经不能满足笔者幼儿的阅读需求。课程游戏化的宗旨,就是要求我们将游戏精神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还孩子们真正的游戏童年。如此,绘本阅读也不例外,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打破传统的绘本阅读方式,这样更能激起幼儿的共鸣,并能够激发他们反复阅读的兴趣。当然,不能够过于牵强,要灵活运用绘本,挖掘绘本中的可拓展元素,将游戏融合其中,由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逐步过渡为孩子们的自主阅读。
 
 绘本是幼儿最喜爱和最容易接受的书籍,通过绘本延伸出的各项活动更能吸引幼儿兴趣。绘本阅读一方面可以使幼儿的认知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健全幼儿的人格,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及思维方式,以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将其中的思想和情感更好的传递和表达出来。要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地开展绘本拓展活动,才能真正激发幼儿主动阅读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曹桂平.亲子阅读活动中绘本运用形式与策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
[2] 刘江艳.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
[3] ]陈雅典.幼儿绘本多元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
[4] 周建.绘本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2020
[5] 李婷幼儿绘本阅读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思考《师道•教研》2020年第03期
[6] 花国兴《山西教育•幼教》2018年第01期
[7] 严屿秋《游戏化绘本拓展,带领孩子走进绘本新天地》《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05期

添加日期: 2021/12/30   浏览量: 4026   来源: 默认     转播QQ微博

昵   称:
内   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