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闭症领域十余年,有机会聆听了无数场讲座,有专家,有医生,有家长,有一线老师,也有社会工作者,从不同人的分享中学到了很多。我们自己也举办各类讲座,邀请各个层面的专家老师来和我们家长朋友分享他们的宝贵经验、心路历程。因此我发现,同一场讲座,不同的听众却会有不同的看见。
好比不同的人站在同一副世界名画面前,外行就是看个颜色形状,匆匆一瞥不知所云,而懂行的人就能看出许多门道,发现普通人看不到的细节之美,惊叹连连陶醉其中。听讲座也是如此,同一场讲座对有些人是醍醐灌顶,颠覆过去固有的观念,于是振奋起来,回去落实行动,真正把讲者的成功经验变为自己;但也有的听众在听完讲座后,似乎啥也没吸收到,还对讲者有诸多批判,可惜了大家各自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刚刚结束了一年一度的青聪泉星愿家长讲座,在酷暑夏日有180位家长和老师们一起汇聚一堂,在长宁图书馆的多功能会议厅,用整整两天的时间,聆听来自北京和台湾的两位业内资深专家,甄岳来老师和吴佑佑医生,她们各自近三十年在自闭症领域的探索,研究,实践中所总结的宝贵经验。两天的讲座信息量有点大,我很想乘着大家对整场讲座还有深刻记忆的时候,和大家一起思考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眼光和心态去听讲座,如何听才能抓住重点,才能找到更多干货,收获更多。
首先来说说听讲座的好处。我们普通人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视觉,以阅读信息为主,二是听觉,以听取信息为主,这两种方式各有好处,也是我们从小学习都在使用的方式。听讲座的好处是可以直接和作者面对面,除了接收到语言信息,你可以吸收到更多肢体,表情,语气等信息,甚至可以实现心与心的交流。一场讲座的信息量比慢慢读一本书不仅大而且也快速许多,让你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领会讲者的思想和精髓,当然它也有一个坏处就是,吸收的快遗忘的也快,如果你回去不加以运用,可能很快就会把这点收获和感动还给讲者。
正因为有这样的好处,我看到有些家长会四处去听讲座,哪儿有讲座就跑那里,这其实也是不足取的,一场好的讲座固然能给我们很多知识和启发,但最重要的还是消化和落地。把你在听讲座中获得的一个点落到实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吸收。现在讲座越来越多,疲于奔波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训练,也会因为各种不同流派不同说辞让你不知所措,反而一家都不信,不知该从何做起。
从时间的考量上建议大家每半年听一场,否则太多了也容易消化不良;同时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各阶段不同的问题,相应选择。比如孩子有生理方面有问题,就可以选择有医学背景的专家开讲;孩子近期需要入学,多听听融合方面的专家。家长自身感到迷茫无助的,听听老家长过来人的演讲,他们分享的心路历程一定会给你很大的鼓励,重新振作起来。
那么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听讲座呢?首先要打开心扉,虚心学习,有些家长四处听讲座,觉得自己见识不少了,就有些评判资格了。这对学习的效果来说一上来就打了折扣,你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挑刺的,专家讲的肯定是有前沿性的,一听到和你的想法不一致的,就觉得不能接受,带着批判质疑的心态,以偏概全,讲者好的经验没学到,无意中的一点口误或者语气不当会被他夸大,其实这对讲者来说毫无损失,但对有这种心态的听者来说,他的心门是关着的,自然耳朵也闭着,那就无法从前人的宝贵经验中汲取更多,也无法真正有助于你未来的跋涉。
其次要静下心来,潜心聆听。讲师会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不同的讲课风格。有的讲师口才很好,滔滔不绝妙语连珠,那自然是听众的福气,可以毫不吃力的听完全场,但是别忘了你不是来看脱口秀的,你是来听这些妙语背后的精髓的,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讲者想传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同样这件事,为什么讲师会这样做,如果是我,我又会做哪些选择,回去之后我可以做哪些调整,落实哪些行动?而不是听了很开心哈哈一笑,回去后依然故我。
有些讲师是专业出生,说话比较严谨,逻辑思维很强,听者要学会欣赏不同口味的讲座,试着从讲者的专业角度看问题,潜心和虚心真的很重要,任何一个讲师和你分享,背后没有十年功是讲不出什么来的,只有虚心聆听你才能找到干货,发现知识海洋中的隗宝。
以我们今年邀请的两位讲师为例,两位都是在各自不同领域的顶尖人物,巧合的是都是在十多年前我刚入行时聆听过她们的讲座。这次有幸能把两位前辈请来上海,我个人是激动万分。甄老师是我们家长朋友比较熟悉的专家,她的社会性融合思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女儿景琳的成长之路更引起了大家的向往之心,而且甄老师的课程比较生动,讲述的都是家长里短,笑语连篇,都是大白话,这些大家都听懂了,可是大家听懂了甄老师背后的用心良苦吗?
即使是景琳恢复到今天这样一个程度,甄老师却说“自闭症康复是终生的,我让大家面对和接纳,首先我自己更要做到”,甄老师还说,“大部分自闭症孩子都是在社会生活自理之下的,能够把社区居家作为实现目标,是比较客观的”,甄老师又说“社交永远是自闭症孩子的短板,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不论程度都带着孩子找玩伴,做游戏,指望通过这些就能把孩子的社交给补齐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唯有冷静的接受,勇敢的面对,持之以恒的坚持,殚精竭虑的寻找出路,才会有景琳的四个奇迹。这些,你读懂了吗?
吴医师的视角是从一位专业精神科医师出发,这样的讲座是很难得的,因为很少有医生像吴医生一样,在这个领域里坚守三十年,5年的精神科医师经历后,担任长庚医院儿童心智科主任医师,从事自闭症诊断和治疗,一直到5年前自己创办宇宁诊所,尝试用打字沟通的方式来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之门。她所走过的三十年专业之路,尤其是她用三十年时间陪伴着同一批孩子长大,这是有其非常宝贵的专业价值。
讲座的上午吴医生以专业医师的从业经历,讲述了医学界对自闭症的诊断和认知历程,是我在这个领域中听到的最完整也是最客观的一场讲座,有很多新的知识点,比如前年修改的诊断标准DSM—5和过去DSM-4的详细区别,亚斯伯格和高功能自闭症的具体表现区,心智解读理论的重新解读。这些点,会听讲座的朋友,你都抓到了吗?
甄老师的了不起之处是她突破了一个家长的角色局,以专业人士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来归纳总结出自闭症康复训练的规律;而吴医生也是如此,做诊断和研究应该是她的分内事,但是她也恰恰逾越了这些,以康复治疗为她的专业方向,三十年陪伴同一批孩子,我想每一个老师家长都应该给这样的医生家长大大的赞!在吴医生所带教的这批孩子里,有实现大学梦想上了北大清华的,也有三年清洁工之后通过台湾特考政策考上大学重返校园的,和登台献唱深情款款人称“小费玉清”的,但这些都不是最令人惊叹的发现。
在下午的讲课中,吴医生向大家展示了她诊所坚持数年所做的最新研究“扩大性沟通”,这里我不赘述具体细节,我只想强调一个观念,亲爱的家长们你们听懂了吗?原来在我们眼中那个一直在摇晃手,跳上跳下,你喊他他不理你,教什么都学不进去,这样一个你认为是智力有问题,问题行为一大堆,不会社交、混沌一片的孩子,原来在他不受控制的身体里面,有着一个和你我一样有情感有思想的灵魂!他能感受你的痛苦,也默默承受着你的焦虑甚至失望,他想对你说,“妈妈我爱你”,可是他却无从表达,这些,在吴医生的研究发现里有足够大量的证据,亲爱的你,有被震惊到吗?
第三,善于思考,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不是照搬照抄,因为有个体的差异,也有不同阶段的目标。甄老师在现场开玩笑说起七年前的那场讲座,当时讲座完后我对她说,“甄老师,上海的家长们听了您的讲座可激动了,都带着孩子奔超市去了”,其实同样的情况一再发生,来一个分享弹钢琴的,学游泳的,听完讲座都奔钢琴游泳池去了。其实方法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方向和理念,这些都是载体和工具,你可以通过教孩子社会实践,也可以通过兴趣爱好,关键是你要重新认识孩子,他们是可以学习的,但是你需要遵循他们的学习规律,一步一步实践,而不是拔苗助长,恨铁不成钢。
第四,实践出真知。甄老师能走出这条社会性道路,是因为她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吴医生也是如此,正是她们不断的尝试,完善,突破,她们才能向我们展示她们所取得的硕果。我们不仅要识货,还要更明白为什么她们可以做到这些。因为她们不仅知道,而且做到了。通过讲座,我们也基本了解了她们的想法和理念,不接受的自然无从谈起,接受这些理念的,也只是一个起点,因为知易行难,接下来,就是要大家坚持不懈去实践。正如我前文所说,讲座的好处是给大家迅速提升专业知识和热情,但坏处就是上得快下的也快,如果你不把这些收获和感动化为细水长流,那么再过一个星期,这两天的热度就会随着夏季的结束而消失。
甄老师在开讲座前曾问我一个问题,“你最困惑的是什么呢?”,我的困惑是“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在走了一段路程之后,就会停下来,走不下去呢?他们知道这是对的,却什么也不想做了,哪怕他们明知现在不做,未来会更难”,甄老师说,康复之路好比一场马拉松,发令的时候人还蛮多的,大家一拥而上往前跑,可是跑着跑着,就会有人消失不见,真正跑到终点的,为数寥寥。亲爱的你,真希望能在起点,中途和最后的终点,都能看到你坚持不放弃的笑脸,这是我衷心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