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辅助和替代性沟通,刚接触到AAC的时候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一个领域,也可以说是完全陌生的一个新的沟通方式,在之前我们更多的听到是PECS,同时在青聪泉包括我自己也时常在运用PECS,在使用PECS时,会发现前期需要印刷大量的图片以及制作图片等,所以往往在使用过程中家长就会停滞,因为工程量实在是太庞大了。而就在这个时候AAC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其实在刚接触AAC的时候,我自身也存在了很大的疑问:比如一定要儿童会认识图片吗?一定要儿童会图卡和实物配对吗?一定要儿童具有辨别图片的能力吗?一定要和PECS一样经过每个阶段吗?一定要从初级开始吗?沟通时候能手把手辅助吗?儿童做了我们要给予强化物吗?什么样的儿童要使用AAC?等等等。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是在不断摸索,直到11月份海伦老师的来访,给我们做了系统的培训以及指导,让我豁然明白如何使用AAC来帮助儿童进行表达。
通过海伦老师的指导,也让瞬间解释了我之前的那些疑问。首先第一我们怎么确定这个儿童需要使用AAC,有一份有效沟通筛查工具,通过表格里的问题进行选项,如果有5个以上的“是”(有)答案,那筛查的这个人则很适合使用辅助性沟通,所以我们也有了一个标准,谁要使用AAC,谁可以不使用AAC。第二则是使用AAC的儿童一定有需要条件限制吗?比如对于图片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等,海伦老师也强调了不需要,因为AAC其实就如同我们的嘴巴,它是代替了儿童讲话,通过不停的使用,累积儿童的词汇量,慢慢的当积累到一定量儿童自然可以用AAC表达出他的想法,需求等,就如同我们有幼儿时期刚开始学习讲话一样,一天大人要在童儿耳边说很多词汇量,儿童通过慢慢积累开始使用这些词汇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儿童能够明白当很多话语表达不出时候,可以使用AAC作为替代工具,来告知他们的想法,所以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我们就以对话形式,以一个目标为主,比如我饿了,吃薯片进行教学。第三既然是沟通形式,那么我们就不同过多使用ABA——强化物,手把手辅助,而是要很自然的就如同对话一样,当儿童不明白怎么使用工具时,我们更多要做的就是示范,一遍遍的示范,当儿童点了他的需求,我们要以对话方式说:哦,你想吃薯片啊,然后给他想吃的薯片,而不是说:真棒,你点对了。因为试想,平时大家在沟通时,双方在交流时,会不会别人说一句话,我就要说对了,你真棒?所以在进行教学中我们更多的要自然,试想平时是如何与人沟通的,我们也可以让儿童与我们怎么沟通,当然前提是要了解儿童。第四是不是每个学习AAC的儿童都一定要从最初级的开始?不一定,还是要根据儿童的能力去提升,AAC分三个级别——初级,中级,高级。初级的界面句式会比较少,中级会多一点,高级最后则是会运用到打字,因此还是要根据每个不同能力儿童进行提升,当儿童能力偏弱,我们可以使用初级进行教学,一个一个内容教,但当儿童能力比较好的时候,我们则可以选择中级,让儿童的词汇量更丰富。
其实我们每个儿童都能找到他们能够用来沟通的方法,我们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我使用AAC的时候,也让我能更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课堂中也会有更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