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聪泉的博客

——用爱和智慧开启孤独的心灵,让生命更多彩

沟通最大的困难不是孩子,而是我们!——陈洁校长

首先困难的是我们的眼睛!

 

因为我们看到的永远是面前这个孩子各种的语言障碍、自我刺激、刻板行为等等,就像家长们最常说的“你看你看,他又在挤眼睛了”,

 

我们无法按照许老师在二月讲座里所说的,你要怎么透过外面这个一直在讲“阿贝阿贝”的安安,坚定的相信里面那个会思考、有梦想的安安。

 

这是超困难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的眼睛只看到一个自闭症小孩,你怎么能用普通人的语言和情感交流和他对话呢?

 

当你开始可以做到忽略他的这些“怪动作、问题行为”,可以看到当你说了一句什么,他的嘴角会浮现浅浅的笑,他的眼神会交替出现焦虑和调皮,他也会得意,会欺负你,当你看到这些的时候,你才可以渐渐相信他更多一点了。

 

不过这才是开始哦,你不要告诉我说我已经相信啦。如果给你的相信打分,一定不是一个高分。看看你的表情,你还是在露出将信将疑的犹疑,你的语言还常常是儿语化的,另外你回家,也几乎没做什么改变和新的行动。

 

真正的相信是有行动和改变的!

 

你要说到点上,他才会理你哦。我发现这也是我们很多成人困难的地方,我们可以教孩子一些知识和技能,但是要和一个孩子聊天,不要说和一个无口语的自闭症孩子聊天,就是和一个完全无语言障碍的成人聊天,恐怕常常也会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吧。

 

先说说老师们的困难。

 

我们在学校里只看到了孩子的一面,对他在家庭和生活中的场景往往是不熟悉的。

 

要找到他的兴趣点。那就得先了解他,熟悉他,除了在个训室里的这一个小时,你知道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吗,他最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干什么,他的爸爸妈妈对他的方式如何,他最在乎的是什么,还有他的喜怒哀乐。如果你不了解这些,又怎么能找到话头呢?

 

家长们虽然熟悉,但反而因为从小看到大,被这个孩子一直存在的各种行为给固有思维了。他无法透过外表去相信内在的小孩,想象不出孩子里面是有思想有灵魂的。

 

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千万不要急着说教。

 

建立关系和信任是沟通的基础。老师们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孩子,等到他一天的生活片段,家庭学习,喜怒哀乐,你闭着眼睛都能有画面感了,起码你是走进了他的生活。

 

家长们要做的是去学习和了解已经有沟通能力的孩子。努力想象一下你的孩子也是这样。

 

为什么不信呢?我最常问家长一件事,如果你选择了相信,你就会去尝试,请问这有什么损失吗?

 

但如果你不信,那就什么也没改变,请问你有收获吗?

 

了解了他,你就可以找到他的兴趣点。

 

说一些让他想说的话题,其实我们的孩子是很享受有一个人来关心他的,话又说回来,谁不希望有人来关心呢?一句温暖的问候,“你好吗?”,都会让我们有愿意回应的冲动吧。说说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家庭,你想,如果有一个人一直在鼓励你,愿意听你说,你是不是也会渐渐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起来。

 

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关键是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

在他伤心难过时,“你怎么了?”,

在他取得进步时,“哇你真的好棒!”

在其他人都不理解他,你能说到他心坎上时,

那种心灵相通的感觉,我首先是被滋润了。

 

体会他们的感受,同理他们,回应他们,是治愈他们的第一步。

 

不是说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因为他们与生俱来的各种障碍,和狭隘刻板的固执想法,一定会让他们和这个世界充满了矛盾冲突。

 

他们一直处在不被理解,批评指责中,可是今天有一个人突然说“我懂你,你真的很不容易!”,是不是想想就温暖无比!不要怕他们被宠坏哦,他们都是懂的,只是需要你先给他们那份理解。

 

我们常常是按我们的思路,急着去提出意见和要求,或者是根据大脑中制定的教案,忙于完成今天的计划。

 

在聆听的部分就会忽略许多。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看哦,

在你说了一句什么之后,看到他细微的表情了吗?

听到他似乎是无意中在哼唱什么歌吗?

或者有哪些肢体动作?

这些非语言的沟通信号,往往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

 

我们也有固有的习惯思维。

 

以前在不认识他们是一群有智慧的小孩时,对他们的任何问题行为,我们都只会发出简单指令去制止。

现在,我们说我们可以多一些理解了,可是当我们回到日常的生活场景,我们往往还是会和以前一样。

 

小彬又在课堂上叫了,坐一旁的妈妈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呵斥他,“不许叫,手放好!”这似乎是一种条件反应。后来我问妈妈,你有没有观察到,小彬是在哪个点上开始叫的。我观察到的是当时老师放了一张小学操场的照片,你想他聪明的大脑里会出现什么想法呢?

 

有没有可能是,“我也好想去上学啊,可是我没有希望”

“这不是上次运动会的操场吗,上次爸爸在那里对我好凶啊”

“这个操场好漂亮,我好想去跑一跑啊!”

 

不要说不可能哦,如果你真的相信他是懂得,那么这些想法都是再正常不过了。

 

只不过他没有办法用嘴巴讲出来,目前也还没有学会用键盘打字来表达,他只会什么呢?

只会叫,喜怒哀乐,全凭叫来表达。

同理到了这些,妈妈就不会只是一味的呵斥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回应他

“彬彬也很想去上学对不对,你可以的,只要你加油,妈妈会帮助你!”

“彬彬是不是想起了上次六一运动会在操场上老爸对你凶了?”

“洪彬也想去操场玩对不对,可以啊,我们周末就去”

 

如果你是洪彬,有一个这么懂我的人,我还需要继续发脾气吗?

接下来,妈妈再说,“不过现在是在上课哦,你要乖乖坐好,这样叫会影响别人,安静哦”

如果你是小彬,是不是也会比较愿意接受这个建议?

 

我们的回应一定要真诚!

 

当你好不容易赢得了孩子的信任,也终于猜到了他的小心思,孩子开始打开他的心门,告诉了你他的小秘密时,你却没有及时的回应,只是哦了一下又急着进入下一个话题,就会怎样呢?

 

换作是你也会啊,我就再也不想讲啦!真正厉害的治疗师,眼神、表情、语气、语调,一座冰山都会被她融化,浑身充满爱的光芒。

 

有一天五岁的童童跑到我办公室前,我说童童是要和陈老师聊天吗?他就像员工访谈一样坐在我的凳子上,开始和我字卡沟通,几个回合后,童童告诉我,最近他是对妈妈有些意见。

 

然后,因为我要急着开始一天的工作,也因为他要做操了,于是我打算匆匆结束对话,“哦,童童对妈妈有意见啊,我知道了,陈老师会去找妈妈聊的,童童再见!”

 

童童却不干了,平时脾气一直很好的娃,忽然就哭了起来,还用手拍我了。我的思维第一时间还是停留在过去,“咦,怎么童童也有情绪行为问题?”第二反应才是,“不对,是不是我刚才没有及时回应他,他应该还是有什么事”

 

等我想到了这一点,我才会再去找他,问他,最后得知原来童童希望妈妈多关心他的学习,多鼓励他上学的梦想,而不是不相信他,任他玩。

 

多可爱的孩子们,你越走进他们,会越发现他们是有多有趣,多善良。

 

最困难的是,在了解了他们的想法以后,还要放下我们的执念,去尊重他们的想法。

 

此话怎讲呢,我渐渐发现,在我的课堂上,当孩子们渐渐因为信任开始告诉我们很多他们的想法后,我们知道了,但是我们还是会坚持按我们之前的想法去做,而不愿意站在他们的角度,根据他们的情况,去做改变和调整。

 

我得重申这里不是为了批评指责任何人,我发现的是我们做父母也好,做老师也好,我们都很容易有的通病。那就是,我们总认为我们才是对的,孩子的想法我知道了,可是你不一定对呀!

那么后果会怎样呢?

 

我要告诉大家,后果很严重呢。

 

因为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弱了再弱,如果我们不根据他的情况去安排,而是只按我们以为的理所当然的安排,那么当孩子超负荷时,他就会崩溃失控,大发脾气,如果长此以往下去,还会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

 

另外,以前你是不知道,现在当孩子终于通过新的方法告诉你了,你知道了,可是你却坚持不改,孩子只会更加生气,气到爆啊,因为无知者无罪,明知故犯是最让人受不了的。以后还会和你沟通吗?亲子信任关系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只能用各种捣乱发脾气来向你开炮。

 

父母的执念有多深呢?

 

因为我也是妈妈,我完全知道当妈和当老师真的有很大不同。当妈妈了怎么就会忍不住要批评孩子呢,忍不住坚持认为我是对的,忍不住要按我的想法来决定,而不是多听听她的意见,征求孩子的想法。

 

当你是孩子的时候,你会喜欢和一个整天都要唠叨你的老妈在一起吗?

样样都要听她的,你会感觉如何?

或者是一个严父,在他面前大气不敢喘了,等他一走就乒乒乓乓的发泄在其他人事物上。

 

家长的困惑是,难道我们就要全部按他们的想法走吗?要知道世界是不可能以他们为中心啊!

 

当然不是。

 

但是要一步一步来。还是那句话,只有我们先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有机会把他们带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

 

我送大家两个字

 

“讲理”

 

父母不能因为我是父母,就一切都要听我的。

孩子也不能因为你是自闭儿,就得全部满足他的任何需要。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是一道底线。

 

还有一些不影响他人的行为,在排除了孩子是有生理的原因,同理他紧张焦虑的心理后,我们要用坚定的语气,严肃的表情,正视孩子并语言告知他要怎么做,打骂既没有用也是绝对不足取的。

 

对一些屡教不改的行为,你可以在明显的地方贴上图片或文字提示,并加以督促,等他做到了就要及时奖励,坚持成习惯。

 

同理他,取得他的信任,才能改变孩子的固执想法,想法决定做法,但也需要时间和耐心哦!


添加日期: 2017/10/25   浏览量: 3361   来源: 默认     转播QQ微博

昵   称:
内   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