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12月的我正式开始着手担任口肌组长的工作。其实很久以前我就对口肌、也对人体肌肉构造和和生理相关的知识很感兴趣。借着去年10月的星级考,我花了很多时间把基本的口肌知识和操作都学习了一遍,可以说星级考里这部分的复习时间最多的,也是收获最大的。但是在担任口肌组长工作开展的这几个月来,还是有很多体会可以和大家去分享。
(1)理论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当然会学习“孩子什么样的口部反应应该针对什么样的口肌练习”或者“什么样的口肌练习针对某种孩子的口部反应”。但是我觉得其实在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有余力地再多去深挖“为什么某种口肌练习可以针对改善孩子的某种口部反应”。我在准备和老师们学习“海绵棒口腔按摩”的过程中看了不下20几个网络示范视频。在观看和总结的过程中,我发现即使是“海绵棒按摩嘴唇”这个简单的环节,就有不同的教学示范。有的是边旋转海绵棒边按压,有的是竖置海绵棒按压,有的是横置海绵棒按压。我是一个很“严谨”的人,为了不错误传授培训,我当时查阅了很多资料去研究到底怎样使用海绵棒的姿势才是正确的。这时我就想到了:口肌练习“海绵棒口腔按摩”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增强面部的各种感觉(包括干湿感觉、冷热感觉、也应该用抹、扫、擦、轻敲或震荡儿童唇部附近或口腔内的肌肉、尝试将不同温度、味道、质地的食物放在儿童口腔内的不同位置。所以我其实根本不用去介意“怎样使用海绵棒的姿势才是正确的”。而是应该让孩子去尝试海绵棒的各种姿势(只要是安全无伤害的)在口腔外侧内侧的感觉。这在我以后的自学和给老师们传授的过程中我也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每个孩子对于各个步骤的接受程度不同、不同家长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回家作业的反馈能力也不尽相同。在口肌工作的推广过程中,老师培训的质量、老师培训的进度、孩子接受的程度、家长接受的程度是一个整体需要我去考虑的。在保证老师培训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孩子和家长的接受能力,这也需要我多用脑,和需要全体老师继续的配合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