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交流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重要特征,在语言方面,每个自闭症儿童的表现各不相同,一些孩子从入馆时有语言,无交流,常自言自语、鹦鹉学舌,背广告词的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慢慢交流语言出现,有了简单的提要求能力,会说“饼干”、“吃巧克力”、“要玩敲球台”等,孩子可能会说“你、我、他”,但是会混用,把“我”说成“你”,到渐渐可以简单对话,回答姓名、年龄、性别、爸爸妈妈的名字、住址等。会简单表达正在发生的事情或幼儿园里的事情,会使用简单问句,“这是什么?他怎么了?什么声音?给我吃好多鱼,好吗?”但孩子语言的互动性还是比较弱,词汇不够丰富,对在不同场景该说什么话还是不能够运用语言来恰当表达。
那么自闭症儿童究竟该如何学习,并不断提高语言的交际功能和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呢?而游戏在其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通过学习了解到,游戏为普通儿童对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练习提供了机会。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大量说教来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通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使儿童有机会以各种方式练习说话。
一方面,游戏提供了语言理解的情境,游戏情境中的人际沟通充满了非语言的沟通,由于玩伴之间有着共同的游戏欲望,所以普通儿童是很容易理解游戏情境的,也就使儿童之间的语言沟通也变得顺利起来。
另一方面,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能使儿童以贪玩的心理所促成的灵活方式与周围人交流,在游戏中儿童总是将已经获得的语言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以便表达出更为复杂的意思,所以一些复杂语言形式往往首先出现在游戏中。玩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在贪玩的心理刺激下练习了发音、训练了表达、丰富了词汇。
那么这些普通儿童通过游戏来学习并提高语言能力的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学习一定也有借鉴之处吧。只是由于自闭症儿童有着社会交往的核心障碍,很难让他们产生想要游戏的动机,并自发地从游戏中学习游戏规则和体验情绪。所以,对于有一定语言能力的自闭症儿童,在老师和家长的辅助下,引导性的进行角色游戏,对丰富和提高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能力应该有一定的帮助。我结合孩子目前正在进行的语言表达(3—4岁)的课程目标“会作稍长的自言自语,所说的内容含有假想成份”,我们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了一段时间,发现对帮助和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是有一定效果的。
情景1:
老师拿来二个手偶玩具,小白兔和大老虎,还有几块积木。对孩子说:“我们来玩游戏吧,我当小白兔,你当大老虎好不好?”,“好的,我是大老虎,——啊呜,我要吃掉小白兔”孩子高兴地拿起老虎手偶边说边套在手上。
老师拿起小白兔手偶,一边摆弄一边夸张的说:“森林里有好多小蘑菇,小白兔最喜欢吃了,瞧,小白兔正在采蘑菇,突然,一只大老虎来了——”停顿,表情惊恐的看着孩子等待着,这时家长表情夸张凶狠地辅助孩子大声说:“小白兔,我要吃了你”,但孩子表情很平淡只是简单地仿说。老师接着说“小白兔看见大老虎要吃自己,好害怕呀,赶快钻进一个树洞里(用几块积木围成一个圈),洞口很小,大老虎进不去,气的哇哇叫,大老虎——”停顿等待孩子的反应。“快出来,快出来,我要吃掉你”家长辅助孩子着急地说,孩子有点兴奋起来,并用老虎手偶去碰小白兔手偶。老师边摆弄手偶边说:“小白兔就是不出来,大老虎抓不到它,只好等在树洞外面,等呀等呀,大老虎都睡着了,小白兔悄悄地钻出树洞跑回家了,哎呀,大老虎只好饿着肚子回家睡觉了。”老师通过声音和表情来传递不同的情绪,孩子模仿家长用沮丧地声音说:“大老虎饿了,回家睡觉吧”。
随后几天继续玩这个游戏,家长、老师逐渐减少语言辅助,让孩子多表达,并跟随孩子的想法,老师及时回应并扩充词汇量。比如当孩子说:“太阳下山了,老虎睡觉”时,老师回应说“哦,太阳下山了,天黑了,老虎回家睡觉”、 “小白兔害怕了,要找妈妈”——回应说“对的,小白兔好害怕呀,妈妈,救救我”。
一段时间后,再和孩子进行角色互换,我惊喜地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词汇丰富了,所说的话比较符合语境了,同时情绪的表达自然流畅了,会有一些不同于之前的词汇出现,还会主动提出并分配角色“今天我当小白兔,老师当大老虎吧”,对角色的扮演有了感觉,尽管还比较呆板和生硬,但已经是个好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