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高考的时候,我一直都在犹豫第一志愿要报到哪里。在父母的心中,湖北已经属于国内的教育大省了,武汉的学校也已经非常的多了,所以他们更希望我能够离家近一些,甚至留在荆州也挺好的。在思考很久以后,我把第一志愿填到了南京特教学院的学习障碍方向。在最初接触到特殊教育,只是小学四年级参加比赛的时候,场地在当地的特殊学校。当时学校里的聋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着课间操,这是我对特殊教育最初的印象。
在南京特教学院里学习的时光,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特殊教育,而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我们应该做哪些帮助与支持。于是在2011年9月的时候,遵从学校的安排,与同学一起进入了南京鼓楼特校实习。在鼓楼特校中,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孩子,有智力障碍,有脑瘫和自闭症的孩子。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孩子是我所在的班级七年级,是两个自闭症孩子,一个男孩子人高马大,没有语言,发起脾气来会往地上躺;另一个是女孩子,语言能力都还不错,字写得很好看,说的最多的话是:以后我要去江苏银行上班。上计算机课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百度搜江苏银行。
实习的时间很短暂,仅仅一个月的时候,便又回到了学校。直到2012年的时候,面临毕业的我开始找工作,在找工作的过程里,我像更多同学一样,更偏向于公办的特殊学校,或者是在学校招聘会以及招聘板块上留下信息的南京市特殊教育机构。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想去上海的机构面试,顺便逛一逛上海,于是我也跟着去凑了下热闹。也许是早已注定,我来到了青聪泉面试,在等待面试的过程里,有下午班的家长们很热情的来问我们是不是来面试的,还说这里很需要你们这样年轻的老师。心想,要是面试通过了那就来这里工作吧。最终面试比较顺利,于是在6月底的时候,我也成为了青聪泉的一份子。
做为在青聪泉工作的90后第一人,我对这份工作充满了向往,也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愿景。在刚刚进入到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带着年轻人的好奇和新鲜劲投入到了工作中,这份新鲜劲和好奇维持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在处于学习的过程中,每天的时间都是过的非常快的,同时,和孩子的相处也是非常愉快的。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些孩子对我的接受程度非常的高,每次在课堂上看到我的时候,都是笑着看我的,跟他们打招呼也会很快的回应我,和我在特殊学校里看到的自闭症孩子一点都不一样。随即,在结束培训期,正式上岗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之后,我开始有机会能够带自己的孩子。
我的第一个孩子是昊成,是个能力不错的孩子,也很听话,给我建立了很大的信心,让我觉得我是可以的。一个月以后,昊成因为能力不错转到了半日班,我又迎来了第二个孩子轩轩。轩轩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朋友,而且能力也不错。在刚进入青聪泉的时候,轩轩还是个带口水巾的胖娃娃,着实可爱。因为能力不错,所以和轩轩相处的过程里也非常的顺利。随着后面接触到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之前所建立的信心和自信都在一点一点的消磨。并不是所有孩子的能力都像轩轩和昊成那样的好,很快就能学会想要教他们的东西,然后将学会的东西应用到另外一个情景和活动当中。
在进入青聪泉之后,每当没有课的时候,在办公室都能听到老师们相互交流自己所带的孩子有什么问题,用了哪些方法教孩子。有时我会听到老师讨论说:这个孩子教物件名称,想了哪几种方法去教,可是他还是学不会,那应该怎么教呢?我非常的好奇,为什么会学不会呢?但也没有去深刻的想这个问题。而到我遇到这样的孩子后,我才发现,这真是的一个需要我去思考的问题。慢慢的我开始想,当我投入了许多的经历,思考了许多的方法应用到这个孩子的身上,可是不能看到很好的回报,很好的效果。比如教孩子一个物件名称杯子,用了各种方法,物件也换了不少,可是这个孩子还是不认识杯子。这种挫败感让我开始觉得非常的沉重,在这个孩子的身上我丝毫没有像之前的两个孩子一样能够快速的获得成就感。
但是当我回想起来进入青聪泉听到家长们讲给我们的话时,我才突然觉得,这些孩子是多么需要我们这样的老师帮助他们。鲁鲁能够开口讲很多话的时候,用他那特别的音调和发音方式叫我齐老师;当源源上课时勉为其难的对我说:好吧,我就配合你一下吧;当阿福不开心的时候,在教室里直接就跑到我这里,让我抱着他的时候;当我参与到的第一个世界自闭症日的时候,主持人李欣老师来采访我那鼓励赞扬的眼神,和4月2日那天交通广播电台里整点循环播放的我的声音:温柔的坚持。
我突然觉得,为什么不能再坚持看看呢?或者我可以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再试试看。
于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决定继续坚持尝试看看。杯子教不会,那我换成牙刷,换成碗,就算你说不出名称,只要你知道吃饭的时候拿碗,喝水的时候拿杯子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一板一眼的呢?这样试着试着,时间飞速的来到了2016年,我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第五个年头了。五年的时间里,我看到老师也好,孩子也好,家长也好,他们像川流不息的人群一样来来去去,但依旧坚持等待在这里的人还依旧在。
回首,最初公益人的梦想还在,坚守也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