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聪二十,岁月如歌
(六)——初创团队的人心不稳
如果你去采访100个民间特教机构的校长,特教行业最难的是什么,我想一百个校长都会和你说,除了缺钱,就是缺人了。
这些年我去参加过很多行业会议,听到最多的就是校长们的血泪史,比如招聘入职了十位,第一天就跑了一半,过一个礼拜只剩一个的,甚至也有连一个也没剩的,
也有培养了很多年,创始人出钱送出去培训,平时就拿她当家人一样,结果另立门户回头还告你上法院的,
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和自闭症有一点关系,因为确实难带,工作也很辛苦,但也不是全都是自闭症的关系,而是和员工的人心素质,创始人的格局及管理能力,机构实力等等都有关,在我们青聪泉,这些也都一一经历过,如果把发展路上的这些比喻为一个个坑,我都踩过,也终于爬了出来。
回到2008年的那段岁月,我就正在经历着这些磨砺和考验。有一个特别的事件可以说明当年的团队是多么人心不稳和不齐,我这个院长是多么孤军奋战。
因为上了“谁来一起午餐”,这档节目是由唯忠传媒拍摄,这是一家很有实力的传媒公司,不仅当时在上海电视台负责制作了好几档节目,还在网上有一些大型直播节目,那一年他们就和贝因美联合举办了全国婴童创富大赛,要在全国进行海选,优胜者将获得100万的创业奖金,曾来我家拍摄“谁来一起午餐”的编导仝仝鼓励我报名,她说即使最后获胜的几率很小,但是通过参加这样的节目可以扩大你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你,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这句话打动了我,所以这是一场明知会失败的比赛,我却义无反顾地参加了。
海选是在杭州举行,我居然清楚的记得我穿了什么衣服,带着什么心情,踏上了去杭州的征程,因为是创富大赛,比的是财富指数,能不能盈利,我在这来自全国的创业者里是有点格格不入的,但是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居然入了选,并且过五关斩六将,进了最后的四强。
因为是现场直播,导演对各位选手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仅个人要在台上挥洒自如侃侃而谈,团队也要上场展现实力。有一些细节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在八强进四强的那一场,评委和观众把票投给为了我,而淘汰了一位很厉害的选手。当时每位选手都是非常紧张的,记得我们在后台化妆时有一位男士在我旁边只转圈,他说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这么紧张过。我也紧张,第一次上直播,还要面临着PK,那种手心冒汗大喘气的感觉,可是我真的感受到如有神助的感觉,让我不要害怕,为了这些孩子豁出去了。
那场比赛,我的团队小伙伴是陪着我一起上场的,把我们平时的工作在场上做了展现,可是到我居然进了四强,而下一场的四强比赛又要让团队上场,我却找不到人愿意再陪我,因为比赛是在周末,上一次已经是加班去的了,下一次再让老师们加班,当年的我竟然喊不动一个。这个说我要陪儿子上课,那个说我约了人了,最后我是在一位志愿者和一个家长的陪同下,站在了全国四强的PK台上。
就是在这次创富大赛中我认识了当时的评委,后来成为我们理事的宋海旭老师,她是一位创业顾问,指导了很多项目,她事后和我说,看着你一个人孤零零站在台上,其他选手因为有利益可以追逐,身边不缺志同道合的人,而你选了这样一条路,自然是无人跟随的。说得我眼泪快下来了,虽然很委屈,但却是当年的我和青聪泉最真实的写照。
如今回想起来,当年的很多拼尽全力去做的事情,比如不顾一切去了多哈,不怕失败参加这场比赛,当时看起来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却又好像撬动了什么按钮,更多收获的是一种勇气和突破,把困住青聪泉发展的很多障碍瓶颈,在拼尽全力中渐渐打开。
说到当年的窘迫,记得那时有一位朋友说过一句话,说如果团队不齐心,那不叫团队,只能叫团伙。我心里一惊,那不就是当时的我们么,我是想把大伙儿当成“我们”,可是工资低事情多,人家可不把这里当“我们”呀。我记得婕老师加入青聪泉时,那时我们的工资是每月800元,而且是单休日。这个工资水平要招到人就已经很不容易,更别提留住人,培养人了。
当时团队的氛围气压都是很低的,经常是我不在人声鼎沸,我一走进办公室立刻是鸦雀无声,这种滋味是很不好受的。我听到一位和当年的老师们走得很近的妈妈说,当年的那批老师不理解我为什么明明有学生排队,就不收高一点学费,这样就可以给老师加工资了。这话明显就是有人在暗中带节奏,因为当时有一个看到媒体报道后来加入的,面试时也说了以后想自己创业,我当时觉得没什么,都是在为孩子做事情,但后来就渐渐发现不对劲,她会一直私下里用小恩小惠拉拢同事,背地里说一些抱怨吐槽的话,当年的我完全是木知木觉,后来她果然去自立门户,前前后后从我们当时的团队里拉了至少5位同事去加入她的阵营,据说也有闹掰走人的,这些也都是要用时间来证明。
我是以诚心待人的,但是当年的我还有很多稚嫩不足的地方,在领导力方面是有很多不足。不过说到底还是给人的钱太少了,她们只看到眼前,看不到机构的未来发展,在牢骚埋怨越来越多时,就会加速有人离开。走一个还好,最怕的是接二连三,而且是说不做就走人,根本不给你时间交接的那种,我可以接受嫌苦嫌累离开,却不能理解怎么可以不管不顾孩子就拍拍屁股走人,至今想来,心口都在隐隐作痛。
但这就是很多民间机构的校长们在初创期都必须经历的痛了。或许只有百炼才能成钢,这样的经历教会我的,就是好好用心珍惜和感恩每一位愿意选择留下来,和我一起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吃苦受累并肩作战的战友和伙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看当年的集体照,因为那一张张脸我都记得,既遗憾你们为什么都离我和孩子而去,又可惜明明可以坚持下来看见完全不一样的今天。
在我心里,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老板,听到有同事背后称呼我老板我还会不高兴。因为我这是公益事业啊,我一心觉得我们是一起去为了孩子们有一个美好未来而走在一起,我们更应该是有公益梦想的伙伴和战友啊。所以是自己也有很多稚嫩和格局不足的地方,再加上当年的条件和资源,这样的事自然难免。如今回忆起来,我都无法想象在条件那么苦的情况下我们居然还做了那么多的事,比如09年我们举办甄岳来老师的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教育讲座、和香港协康会、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联合举办“孤独症师资培训班”,全国各地的家长、专业治疗师都来上海参加我们举办的这些讲座,那时的我们是怎么做到的,我的记忆已经模糊了。能这样苦苦支撑下来,唯有感恩,也感谢当年的老师们,是我这个“老板”能力不够,实力不足,谢谢你们在当年的困境中陪我走了一段路,也辛苦了~